杜甫五律《江月》读记
发布日期:2025-02-03 10:57 点击次数:174
杜甫五律《江月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永泰二年(766),时杜甫客夔州西阁。
江月(杜甫)
江月光于水,高楼思杀人。天边长作客,老去一沾巾。
玉露团清影,银河没半轮。谁家挑锦字,灭烛翠眉嚬?
思杀人:《古诗十九首》(魏晋):“白杨多悲风,萧萧愁杀人。”《归山》(唐-刘希夷):“日暮松声合,空歌思杀人。”
露团:《野有蔓草》(诗经):“野有蔓草,零露漙兮。”《咏捣衣》(梁-王僧孺):“露团池上紫,风飘庭里绿。”
清影:清朗的光影;月光。《公宴》(魏-曹植):“明月澄清影,列宿正参差。”《白湖寺后溪宿云门》(唐-常建):“四郊一清影,千里归寸心。”
半轮:《秋日登广州城南楼》(隋-江总):“野火初烟细,新月半轮空。”
锦字:锦字书。原指前秦苏蕙寄给丈夫的织锦回文诗;后多指表达思念的书信。《晋书-列女传》:“窦滔妻苏氏,始平人也,名蕙,字若兰。善属文。滔,苻坚时为秦州刺史,被徙流沙,苏氏思之,织锦为迴文旋图诗以赠滔。宛转循环以读之,词甚悽惋。”《古意》(唐-李频):“虽非窦滔妇,锦字已成章。”
嚬:皱眉。《相送联句》(梁-何逊):“君还旧聚处,为我一嚬眉。”《一百五日夜对月》(杜甫):“仳离放红蕊,想像嚬青蛾。”
【大意】江上的月儿比江水还要光亮,站在高阁皎洁的月光下愁思之极。遥远的边塞长年客旅人到暮年,想到这儿禁不住泪水沾巾。晴朗的月光下树叶团起晶莹露珠,半轮月光掩没了银河无数星辰。谁家女子像苏蕙一样在锦织思念的回文,吹熄蜡烛在皎洁的月光下皱着翠眉?
【诗意串述】这首诗前二联自叙。大江边,高楼上,明月下。望月思乡“思杀人”。“思杀人”原因一是“天边老作客”,二是“老去”。(恐老死他乡。)“思杀人”的结果是“泪沾巾”。三联写月之皎洁。叶上露珠团团,天上众星掩没。尾联宕开。转写月光下离妇织锦绣书思念远方的征人。一个是江楼上望月思乡的老人,一个是月光下望月思妇的女子。俺与这个思念征夫的女子有啥不同呢?(古诗中,男女之情常比君臣之义。此诗意蕴只能由读者想象了。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